中国元素霸屏卡塔尔世界杯,除了该去的没去,其他能去的都去了。
先是中国铁建、中国电建、三一重工等约8大中国企业的名字,响彻在卡塔尔上空。
卢赛尔体育场,豪气逼人,从内到外,都源于“中国建造”。
建筑面积达19.5万平方米,可同时容纳8万人观赛,相当于3座埃菲尔铁塔的总用钢量,屋面膜结构面积达5.6万平方米。
体育场整体呈碗状,屋面像个马鞍,外幕墙宛若一只金色海碗,人称“大金碗”,共斥资7.7亿美元。
为什么如此昂贵?
因为它的规模、设计标准、技术、国际化程度和结构,都是最高标准,而且低碳环保,贵的不无道理。
往返于主赛场和分赛场之间的1500台客车,包括888台纯电动客车,也是从中国进口。
花费了29.8亿美元的200多万块太阳能电池板,被安装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西80公里的荒漠中,既利用能源,又减少污染,真是一举两得;这些电池板的建设方,也是中国。
世界杯的火热浪潮,也让中国的供应链早就马不停蹄。
今年前8个月,价值5.3亿美元的体育用品,以及价值13.5亿美元的玩具都从义乌出口;
国产旗帜类产品、足球鞋、桌上足球机、国产投影仪等产品销量也大幅增长。
中东土豪喜欢“土豪金”,淡金色的“大力神杯”,也被直接涂成“土豪金”色,供不应求,土豪们喜欢得不得了。
中国的国宝大熊猫,也乘坐专机,前去助阵。
它们是“四海”和“京京”,于10月19日到达,它们将在当地历史最悠久的豪尔公园旅居15年。
卡塔尔是热带国家,没有新鲜竹子可以采摘,但是热情又土豪的卡塔尔人民,肯定不会亏待这对“国宝”熊猫。
万达集团、海信集团、蒙牛乳业和vivo四家企业,也毫不示弱,成为官方赞助商。
通过世界杯球队和球星,借势营销,砸钱混个脸熟。
“中国第一,世界第二”,海信集团的广告语,底气十足,点亮全场。
对卡塔尔世界杯的总赞助额达到13.95亿美元,中国企业位列全球第一,超出美国2.95亿美元。
世界杯的绿茵场上,各国球队同台竞技,球迷热情回应,它已经成为全球足球爱好者的饕餮大餐,魅力席卷全球,它也再次带动“中国制造”走向全世界!